因果故事之一心向善
■好善必昌
有弟子问智者:为什么同样都在学佛,有的人越学越不顺心,有的人却越学越有福报,原因究竟在哪里呢?智者意味深长的回答:“如法修行而契合教理是根本”。我们都知道:学佛就要学习佛布施奉献的精神,使大众得益,我们才能得福报。若是抱着贪恋之心,索取不义之财,那么,福报就会离得越来越遥远。
所谓:好善必昌,若是不昌,祖有余殃,殃尽还昌。
■培育善根
有些人修学很认真,但是没有发慈悲心去修学。平时同邻居或家人为一点小事,喋喋不休,火烧功德林。故此,很难得到福顺心。虽有行善造福之举,但恶习染身,延误了福报的青睐。如果我们不计得失的,念念发心为众生,逐步培育善根善苗,不要担心福报未到,因为这已经不重要了。因为你的善苗已经栽下,收获善果只是早晚而已。
■乐施好善
有位善者居士姓谢,由于他经常接济周边的贫苦人家,修筑校舍开办义学,因此人们都管他叫“谢善人”。之前未发达时,他已经是慷慨有加从不吝啬。他的善心善举使他生意越做越大,可他从不飞扬跋扈,而是更发心的乐施行善,为偏僻的乡村修桥造路、布施钱财扶弱济贫。这样一晃就是几年。
从乡村到城镇,纷纷传颂着人们对谢善人的赞叹褒奖。可是这位善者显得非常低调坦然,听到谁有困难就帮助谁。不图名也不图利不求回报,唯有使大家都能快乐,更不会因为培福而刻意执着。其实,他行的是利益众生的菩萨道,他的发心和行为正是依教奉行——无着相布施,那是最圆满的。
■佛法即善法
很多人对于学佛有心理障碍,感觉很难入门,其实修学佛法就是让人升起正知正见,祛除贪嗔妄念,以佛的智慧影响自己,宽阔的心胸、无私的奉献、构筑内心的善念和认知,以善举利益众生,使我们福慧双修。不追求积德行善而向外索取攀缘,只是浪费时间而已。“一切善法,都是佛法。”就意味着做一切善事好事,都是佛陀精神所推崇的,
■积善因得善果
佛说:一切皆有因果,请及时行善。世间一切皆是因果循环,这世间真的善恶有报,人活一生,种怎样的因,就会得怎样的果。积德行善之人,自然会有善报。如果我们一心向善,那么,我们的内心是慈悲的,我们的身体就会炫发出柔润的光束,温暖他人,也把自己的未来照亮!“恤饥共设三冬粥,稽首诸公。但愿家丰。些小慈悲米济穷。好那容。道心长在常行善,性命圆融。自是心通。缚马拎猿引虎龙。赴蓬宫”。
日行一善善行一生
识别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jiwaliana.com/jwlxx/4248.html